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消防工程施工要求需要符合的消防規范眾多,這些規范旨在確保消防設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從而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響應并控制火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消防規范: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分為四級,其中一級耐火性能最好,四級最差。
節點縫隙或金屬承重構件節點的外露部位,應做防火保護層。
防火分區與防火間距:
建筑物應根據其使用性質、耐火等級和火災危險性等因素,合理劃分防火分區。
防火分區之間應采用防火墻、防火門、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設施進行分隔。
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應滿足規范要求,一般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6~9米。
消防水源:
消防用水可由給水管網、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給。
消防水池應滿足自動噴水滅火延續時間按1小時計算,且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米。
室外消防栓系統:
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道路寬度超過60米時,宜在道路兩邊設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消火栓距路邊不應超過2米,距房屋外墻不宜小于5米。
室外消火栓的間距不應超過120米,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米。
室內消防栓系統:
室內消火栓的用水量應根據建筑高度和用途確定。
室內消火栓應布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且兩個消防水栓的距離不應超過25米。
室內消火栓栓口處的靜水壓力應不超過80米水柱,如超過時應采用分區給水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適用于需要大面積保護的場所,如商場、倉庫等。
系統應由報警閥、控制閥、水力警鈴等組成,并設有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等輔助裝置。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應在建筑物內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便在火災發生時及時發出警報。
報警系統應由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報警控制器等組成。
消防電氣:
消防泵房、消防電梯等消防用電設備應設有專用配電線路,并確保在火災時能夠持續供電。
電氣設備應安裝牢固,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以防止火災發生。
防火宣傳與教育:
施工現場應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并定期對職工進行防火教育。
動火作業管理:
電工、焊工等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作業時,應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應清除附近易燃物,并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
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堆放,并保持通風。使用時應采取相應的防火措施。
消防設施與器材:
施工現場應設置消防水管網、配備消防栓等消防設施。消防栓處應日夜設有明顯標志,并配備足夠的水帶。
疏散與逃生:
建筑物內應設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確保其暢通無阻。
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應分散布置,且相鄰兩個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規定值。
消防演練與培訓:
建筑物使用單位應定期組織消防演練和培訓,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綜上所述,消防工程施工要求需要符合的消防規范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級與防火分隔、消防給水與滅火設施、消防電氣與報警系統、施工現場消防要求以及其他消防規范等多個方面。這些規范共同構成了消防工程施工的完整體系,確保了消防設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一篇:消防規范中什么是特殊建設工程